沙湾市柳毛湾镇:智慧农业让棉花种植告别“汗滴禾下土”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 > 滴灌带设备

沙湾市柳毛湾镇:智慧农业让棉花种植告别“汗滴禾下土”

  • 产品概述

  初夏,走进沙湾市柳毛湾镇万亩良田,绿油油的棉花长势喜人,掩埋于浅土中的滴灌带将水精准送达农作物根部,大幅度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大幅度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

  6月10日,在皇渠新村村民陈俊东的170余亩棉田里,铺设的灌溉管道纵横相连,每根管道都铺到棉花根部,每个节点都安装着阀门开关,实现了精准用水、精准控水。他正忙着设定施肥箱上的按钮,准备给棉花“打吊瓶”。

  回忆过去给棉花滴水,陈俊东感慨到,以前棉田都是大水漫灌,现在用滴灌,我的100多亩地一共有20多个开关,我需要浇哪块地的时候就开最近的闸门,用水量能自己控制,每亩能节约50多块钱的水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据陈俊东介绍,2022年安装了智能灌溉节水阀后,水压不受距离和地势的影响,做到全地块水压平衡、水量均匀,尤其在地势落差较大地块中表现更明显。通过实时压力显示,实时调节阀门开度,达到精准分配水肥,相对人工灌溉效率更加高,同时缩短整体灌溉时长。“相比普通的球阀,这个更是省时省力,而且我在家手机上操作就能够实现滴水,这么热的天不用来回跑了。智慧农业让我们农民种地轻松了很多。”

  同日,在柳毛湾新村棉花种植户正在自家棉田里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依规定的打点路线,植保无人机匀速飞行,喷洒出的雾化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均匀地洒向棉花叶片。李彦发说:“近期气温迅速升高,棉花的生长速度很快,我就想给它控制一下,因为长得太快、太高到后期长得容易倒伏,这块180亩的地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植保。”

  据悉,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具有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省时省力效率高,不受作物长势和地形限制等优势,可极大的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可用在果树、棉花、小麦生长的全过程。同时作业效率可达到人工的30-50倍,节约农药达到30%以上,并且有利于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柳毛湾镇是沙湾市植棉大镇,近年来,柳毛湾镇积极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让智慧农业发展驶入了“高速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实现连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提高水肥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挖掘机采棉单产潜力,达到棉花提质增效的目的。

  “目前,全镇12万亩棉花已陆续进入蕾期,这是棉花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我们根据棉花长势、天气特征情况、种植模式等,积极引导棉农科学合理掌握喷施药量,现场指导病虫害喷施作业,防治病虫害、加强水肥管理,为后期棉花增产增收打好基础。”柳毛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自飞说。

  柳毛湾镇将继续深化技术培养和训练与指导,重点在棉花田间管理目标以及主要技术措施上下狠功夫,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加强棉田管护力度,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棉花生长在最佳状态,为今年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从昔日的手工劳作到今天的高科技赋能,随着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让棉花种植告别了传统种植的“汗滴禾下土”。大片大片的棉海在夏日的微风中起伏,展示着丰收的希望,更展示着柳毛湾镇智慧农业的魅力……(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