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制造商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设备制造商

2024-01-17

  近日联赢激光(688518)新注册了 2 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锂电行业设施制造办公辅助软件 V5.03》、《联赢 UWLDC3 激光模切分切一体机控制系统软件 V1.0》等。今年以来联赢激光新注册软件著作权 2 个

  据悉,通历激光从2017年便开始研发同轴送丝送粉激光头,于2021年正式推出同轴送丝送粉激光头,至此,作为国内首批拥有成熟同轴送丝送粉激光头的企业,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壁垒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现被大量应用航空航天、模具、大型构件等行业。

  近日,激光器、光学元件、照明、电源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供应商AMS Technologies宣布,已成功收购了高亮度二极管泵浦固态(DPSS)激光器开发商neoLASE。

  近日, 由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瑞激光”)牵头组织的增材制造领域国际标准《信息技术3D打印和扫描增材制造服务平台产品数据保护技术方面的要求》得到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官方的正式立项回复,并被命名为国际标准ISO/IEC NP23955

  近日,光接口和光子集成电路(PICs)设计和开发商POET Technologies宣布,绍兴中科设备有限公司(“ZKTel”)慢慢的变成了POET 100G光引擎的主要客户之一。

  近日,广东逸科兴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据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逸飞激光、珠海晖为新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该公司营业范围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

  新年伊始,华工激光成功与国内某知名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X-OUT激光加工制程领域达成合作,凭借最新的载板成品X-out激光标识设备拿下千万级批量订单,彰显华工激光作为全球领先的载板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整体实力,

  近日,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舵微纳)完成由国投创合投资的近亿元B+轮股权融资。2022年,公司曾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B+轮融资完成后,光舵微纳将继续提升其核心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积极研

  近日,奔腾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达产暨首台套激光设备下线仪式在开封市奔腾智能装备产业园举行。此次达产暨首台激光设备下线,不仅代表了奔腾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激光技术领域的突破,更展示了开封制造业向智能高端跃升的强劲势头

  1月初始,激光行业传来融资的好消息。常州瑞赛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赛激光”)宣布其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贵资产管理的国资基金领投完成,是瑞赛激光继2023年完成首轮战略融资(金雨茂物管理的江苏省信保产业基金领投、崇宁资本等跟投)之后的第二轮成功融资

  “该项目成果属国产首台套在线高速激光刻痕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2月22日,在广州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持的、由广州翔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声智能)完成的“取向硅钢在线高速激光刻痕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评价委员会得出以上评价结论

  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间比较久的铁制品,通常能看到肉眼可见的生锈状况,而铝制品即使使用很久,也仍然光亮如新。同样都是容易被氧化的金属,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其实,铝制品和铁制品一样都会“生锈”,只不过铁制品氧化生成的氧化铁是疏松的,而铝制品只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膜阻止了氧化过程的进一步进行

  近期,利元亨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43441.1-2023《信息技术 数字孪生 第1部分:通用要求》正式对外发布。作为锂电行业高端智能装备智造先进企业,利元亨致力于强化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并热情参加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近日,日本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的激光加热技术通过将透明磁性材料集成到光学电路中,为先进的光通信设施铺平了道路。

  12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新增21家制造业灯塔工厂和4家“可持续灯塔”。这些新晋工厂分别来自中

  近日,激光雷达领军企业图达通的AME(先进制造工程)及车载激光雷达研发制造项目正式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签约落地。据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将专注于激光雷达的工艺研发、测试和生产制造,预计年产能将达到40万台激光雷达

  近日,发表在《高能材料前沿》(Energetic Materials Frontiers)上的一篇综述中,来自中国的一组研究人员概述了大型激光设备的研究、先进的泵浦探测实验方法和进展。

  近日,国外研究小组在一种新型材料——超低损耗氮化硅(是一种由硅和氮制成的化合物)中形成短脉冲获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一新的进展来自于加州理工学院Kerry Vahala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以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John Bowers研究团队

  日前,澳大利亚半导体与GaN激光器开发商BluGlass宣布了两大项目,分别致力于推进其在激光器开发、氮化镓晶圆加工设施和工艺的工作。

  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工业信息化厅指导,广东省大湾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主办,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

  近日,海目星获得某光伏头部客户单笔65GW的中标通知。据悉,自今年海目星LAS激光快速辅助烧结设备推出以来,频频获得光伏客户订单,并助力客户稳定量产,产线月,海目星首批激光辅助快速烧结设备成功出货光伏头部客户

  近日,英诺激光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就“BC激光开膜设备进展”表示,目前第一代设备已通过量产验证,明年将会推出第二代产品。

  11月29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科激光”)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抗反射材料制造方法及装置“,授权公告号CN113732512B,申请日期为2021年9月

  近日,美国激光能量传输系统开发商PowerLight Technologies宣布,公司已完成了其新总部的建设。

  前不久,笔者盘点了2023年前三季度激光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排名,从整体数据反馈中发现:目前行业整体不景气,大量企业增速放缓、略显疲态。尽管如此,以锂电制造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仍保持增长

  据悉,珠海光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恒科技”)近日完成超5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核基金、俱成创投等机构,永攀创投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大多数都用在新型激光测量设备批量生产。2022年10月,公司曾完成超5000万元A轮及A+轮融资

  据悉,北京晶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飞半导体)于2023年9月完成天使轮融资,该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本次融资由无限基金See Fund领投,德联资本和中科神光跟投。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晶飞半导体成立于2023年7月

  近日,上海市冷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冷辰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凯风创投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大多数都用在行业前沿的水导激光设备研发与商业化推广。据资料显示,冷辰科技成立于2023年2月,位于上海金山区,是一家水导激光设备研发制造商

  近日,科学家们在联合研究中使用计算机模拟来展示一种压缩光的新方法,以充分增加光的强度,从而从真空中提取粒子并研究物质的本质。

  近日,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大激光”)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互助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纪源皓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521.31万人民币增至约617.48万人民币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的提升,激光自动焊锡技术已慢慢的变成为电子焊接,塑料焊接,光通信焊接等非金属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技术也慢慢变得成熟。激光自动焊接机的优点是焊接效率高,更换人工能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换句话说,激光自动化设备的真正含义是降低生产成本

  说起增材制造,可能有人没听说过,然而说起它的另一个名称:3D打印,那就无人不识了。其实,“增材制造”这个名称更能说明这一加工方式的本质。从古到今,为实现把“原始材料加工成我们应该的形状”这一目的,人类能够说是煞费苦心

  近日,亚威股份与湖北中港金属咸宁第二生产基地签订了成套钣金激光加工设施,为中港金属业务腾飞添砖加瓦,全面投产后,各类铝制金属板年产将突破600万平方米,中港金属将迎来再一次跨越式发展!中港金属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内幕墙材料制造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港”品牌铝单板是行业内“以质取胜”的杰出代表

  10月30日,海目星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61亿元,同比增长4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41.6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2.15亿元,同比增长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02%

  智慧工厂是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它的成功打造可使工厂资源生产率、敏捷度和响应能力、产品的质量水平及生产速度等大幅度的提高。依托中国工业数字化快速转型这一趋势背景,激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蹄疾步稳。

  文:诗与星空(ID: SingingUnderStars) 10月18日,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作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

  “无人值守”“自主性生产”“智慧工厂”等概念正在席卷激光行业,随着制造业由“传统工人生产”到“无人生产,有人巡检”,再到“无人值守”,产业模块化、集约化升级背后离不开激光带来的精准赋能。我们期待这一束无孔不入的光,能为制造业更多领域带来新的亮点。

  近日,领先的激光和光电元件供应商Laser Components USA宣布,已与先进红外发射器技术先驱Infrasolid公司达成战略分销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