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创新地埋式滴灌技能改动农田灌溉传统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48812】创新地埋式滴灌技能改动农田灌溉传统

2024-05-09

  我国经济网深圳11月20日讯(记者杨阳腾)提起给农田灌溉,你最早想到的方法是什么?怎么去做才可以既节水又护田,还能让庄稼喝得饱饱?第十七届高交会上就呈现了满意这三个条件的地埋式滴灌技能,将滴灌管埋到耕耘层以下,直达根系,滴灌管惯例运用的寿数达五至八年,完成一年出资、多年收益。

  带来这一技能的甘肃大禹节水集团高级工程师张战吉祥记者说,作为惯例的节水灌溉方法,地上滴灌可以有用节省水资源,但由于结尾滴灌带暴露在地表简单老化,并且在耕耘或收成时易损坏,没方法完成循环运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本钱。“地上滴灌运用的滴灌带通常是一次性的,当年要撤掉,否则农人在收庄稼的时分会把管道切断。”张战祥说。

  为了延伸滴灌体系的惯例运用的寿数,最重要的是让农作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肥料,大禹节水集团研制了地埋式滴灌技能,在一条滴灌管(带)上,依据植物的株距,把水和肥料直接施用在作物根部。

  这种方法虽好,但会带来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农作物根系会向有水的滴头滴孔里成长,然后阻塞滴孔。张战吉祥记者说,经过五年的研讨和试验,这个国际性的难题得到了处理,这便是2015年头获批国家科学技能进步二等奖的“铜祛根”:运用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按捺原理,选用微量重金属离子屏蔽植物根系的成长,避免根系进入滴孔形成阻塞。

  经过屡次试验,大禹节水集团还完成精准灌溉,把肥料依照科学的配比混入管道中,经过管道精准地灌溉到植物的根系。“地埋式滴灌技能投入运用已有三年了,在内蒙古牧场、甘肃苜蓿地、广西甘蔗田里运用最为适合和广泛,现在咱们也在积极探索马铃薯、棉花等农作物方面的运用。” 张战祥表明,该技能在国内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广西,作用很明显。选用这一技能前,广西的甘蔗亩产是1亩地3.5吨左右,最多不会超越4吨,选用新技能后产值到达6吨至8吨,最高产值到达12吨。”

  张战祥称,在做好节水技能研制的一起,他们还致力于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等新式灌溉方法的推行和运用,并参加了国内首例社会资本进入农田水利最终一公里的试点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