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抵御天灾保障农业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设施农业:抵御天灾保障农业生产

2024-03-11

  今年入汛以来,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月下旬以来,安庆市各地连续遭受特大暴雨侵袭,给农业生产导致非常严重灾害损失。截至

  除安庆市外,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受灾也较为严重。据农业部7月20日农情调度,6月以来强降雨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7700多万亩。

  相对于露地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损失惨重,设施农业则由于其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进行动植物生产的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可极大地降低农业收到损害的程度,并在最短时间之内回到正常状态生产。

  像2013年时,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受第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全区普降暴雨,农作物大面积被水淹没,而位于该区蓬街镇九塘群欢粮食生产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钢架大棚里的西兰花却安然无恙,长势喜人。这正是得益于该社对排灌设施建设及排灌设备投入的重视,在30亩大棚设施建设中先后投入8万元购置沟渠等排灌设施建设及水泵等排灌设备,由于排灌设施到位,加上用水泵及时排水,才保证在大灾之年,西兰花仍获丰收。

  还有2015年受第22号台风“彩虹”影响的广西玉林市,位于该市的玉东新区茂林镇因台风影响造成了3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区域内由中农富通负责运营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及育苗棚、儿童乐园、生态餐厅、沙井科技园淹水严重,淹水深度最高时达1.3m~1.4m,但幸好有现代化温室设施设备的庇护以及中农富通的全力抢救,仅1天时间便回到正常状态生产,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除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外,设施农业还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度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说设施农业产业既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因此,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増收。

  以遵义市为例,随着遵义市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推进,设施农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园区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内设微喷、滴灌节水灌溉,智能调节温、湿度,形成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有效防治、作物集成化生产的可控条件,生产实现标准化。据了解,园区的设施栽培是露天种植产量的3.5倍,不但提高了农产品数量,还提高了质量,有的亩收入近10万元,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益。截止2015年底,遵义市设施农业设备达到146万平方米。

  除了以上优势外,发展设施农业还能够大大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综合利用,能够保证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近20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政策带动与需求拉动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设施农业在产业规模、装备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粮食安全、农民就业与增收、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像2010年成立的福清绿农蔬菜农民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广泛推广尖椒、甜椒、黄瓜、苦瓜等6种适宜福清当地气候、土壤种植的优质蔬菜品种,并通过建立订单农业基地,带动省内外2380个农户发展设施农业3000多亩,同时进行统一的农技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每年增收超过1000万元。

  和绿农蔬菜农民合作社一样的还有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近年来,通过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的示范带动,周边农户不断引进和推广台湾农业品种,推广面积达1.6万亩以上,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达3500多万元。

  目前福清市设施农业面积达20万亩,居福建省全省第一;有53家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居全省县级市之首。

  更多设施农业相关信息及案例可在【中农富通】微信公众号回复“设施农业”关键词获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