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城市风险管理论坛”探索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之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南体育app官方入口

“2023城市风险管理论坛”探索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之路

2023-12-16

  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23城市风险管理论坛”11月24日在上海举行。

  城市风险管理论坛,是国内专门聚焦城市风险管理的专业论坛,今年是第六次举办。本届论坛围绕“高质量城市安全发展”主题,来自全国的城市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城市管理人员、企业代表370余人汇聚一堂,激荡智慧,分析新发展阶段城市面临的风险挑战,探讨新征程上防范城市风险,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人民之城,安全之城,发展之城,韧性之城的路径、举措、方法。

  论坛受到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上海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单位的指导。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静安区委书记于勇,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德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苏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科技大学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长岳清瑞,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作主旨演讲。

  论坛期间举行了“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数据赋能韧性城市高水平发展”两场分论坛;召开了正在编撰的“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丛书”编委会会议,上海市原副市长、丛书编委会副主任沈骏,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丛书编委会副主任陈啸宏等编委会领导、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罗蒙和相关分册主编等参加了编委会会议。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跨越式的,超大规模的,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人口已超越65%,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城市面临安全新旧风险复杂交织的局面。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认为,这种复杂考验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例,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公里,交通网络密布,各种交通方式交织,人、车、路、环境等要素相互关联影响,使得城市交通风险具有极高的复杂性。

  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苏洁分析,当前城市安全面临的挑战是,城市人口密集,大型活动众多,爆炸、坍塌等各类风险的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放大性明显地增强。这些风险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扩大事故后果。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将今天的城市比喻成一个有能力、更自信,但也有着“幸福的负担”的中年人,“成长的烦恼”或许少了,但是身体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突然一场大病,表现出的脆弱性,超出预期。他认为当前尤其要关注城市的复合风险,这是在自然的、社会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在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制约和作用下,一直在变化的风险,容易对城市产生系统性影响。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满足高水平发展需要的安全之城已经迫在眉睫。

  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需要多方努力。人才、文化、体系、能力缺一不可。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在致辞中指出,要在城市安全与风险管理领域培育人才方面继续聚力,加快人才教育培训。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德学在致辞中指出,高校、专业智库要围绕国家发展的策略,服务大局,为政府部门、集团企业等发挥智囊智库、桥梁纽带和支撑服务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有着以人为本的传统,2010年的世博会吸引了超过7千万人次的参观,世博的安全运行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静安区委书记于勇在致辞中介绍,静安区始终把城市风险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从理念、能力等多角度入手,促进城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提高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现阶段,正在以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引领,不断深化韧性城市建设。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在致辞中指出,实现高质量城市安全发展要求我们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治理体系。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作,实施精细化和动态性管理,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和恢复,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能。要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系统性防控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助力上海建设安全韧性的卓越全球城市。

  苏洁认为要打造安全发展型城市,最终目的是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安全应急保障体系,防范各类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分论坛上,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松江区应急管理局分享了他们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方面的做法。浦东新区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现代化能力,黄浦区健全“法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松江区强化综合监管格局,以城市安全体检为抓手,精细城市安全治理。

  虽然,面临的挑战复杂,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城市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化。孙建平院长认为,一旦一个系统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它必然不断涌现新的可能性,我们的城市就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城市,充满着创新的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岳清瑞以视频形式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要构建城市本质安全科技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应对复杂的城市风险挑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指出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物联网安全、供应链安全等都是智慧城市安全建设需要仔细考虑的主体问题,探索网络安全保险可以助力智慧城市高水平发展。

  数据赋能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从韧性和数字化创新两个角度,探讨落实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能力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资深专家,韧性城市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谭维勇强调数据赋能应当是规则下的赋能;原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教授级高工单青生认为,数据赋能要关注场景,例如城镇风险地图绘制与应急预案编制; 上海市静安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谢志彬聚焦数据驱动对推进基层治理的作用。各种新技术,正在推动城市安全发展的能力提升。

  论坛在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上海简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久通商旅客运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同舟思备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上一篇:“小块头”迸发大能量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