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新能源股票(广立微何时开盘)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南体育app官方入口

华为中兴新能源股票(广立微何时开盘)

2024-05-20

  8月3日,葛龙辉(301095。SZ)发布IPO公告,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8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首都网讯8月5日,杭州广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利微”)真正开始启动创业板,开盘价12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0%。截至收盘,华大九天301269)股价收于75元/股,全天涨幅129.43%,总市值296亿元。

  近期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台,吸引了投资的人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关注,EDA概念成为证券交易市场的重要风口。自上市以来,华大九天持续受到资金追捧。最近又涨了20%,收盘涨停。股价6个交易日上涨约2.85倍。

  在EDA概念的引导下,芯片板块个股掀起涨停潮,同花顺(300033)集成电路概念涨5.39%。中芯科技、明微电子、龙芯中科、锐创威、纳鑫源等个股均收获“20CM”涨停,民心、新鹏威等十余只个股涨幅超过11%。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的广利威是一家集成电路EDA软件和晶圆级电测试设备供应商,专注于芯片良率提升和电测试快速监控技术。从营收构成来看,广利威的主营业务分为三部分:软件技术开发、软件工具授权和测试机及配件。

  从商业模式来看,广利微是以EDA软件和电测试快速监控技术为抓手,形成软件工具授权、软件技术开发、测试机及配件、测试服务四大业务,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能够给大家提供EDA软件、电路IP、WAT测试设备,以及结合芯片良率提升技术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华大九天主要是做设计EDA及相关服务,专注于产品芯片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广利威的软件产品属于制造业EDA,主要着眼于芯片良率的提升,应用于测试芯片的设计。根据对产品芯片的分析,完成测试芯片的测试结构和外围电路设计,生成测试芯片的设计版图。

  因此,从竞争格局来看,华大九天与全球三大EDA巨头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处于直接竞争,这三家公司都属于设计EDA企业。而广利威和魏属于制造业EDA企业,与三大巨头公司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此外,从营收构成来看,华大九天的主要营收来自EDA软件销售和技术开发服务,而广利威的营收多来自测试机和配件。2021年,广利微试验机及配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EDA软件开发和软件工具授权业务仅占一半。

  但广利威的竞争优点是能够在良率提升、电气监控等领域提供全流程覆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良品率提升领域的全流程覆盖,实现了测试芯片设计、测试数据采集、测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协同,提升了方案的整体效率,在集成服务方面优势明显。

  招股书显示,目前国际厂商在与良率相关的EDA工具、技术服务、WAT测试设备等领域占据主要市场占有率。广利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在EDA工具和技术服务方面,公司的客户包括华润微电子、三星电子等企业;WAT测试设备,公司已进入华虹集团、广东半导体等晶圆厂的供应体系。

  受益于国内综合电气行业的快速扩张,广利威过往业绩也实现了迅速增加。财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广利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14.35万元、12388.84万元和19812.64万元,复合增长率73%;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99.73万元、4976.60万元、6374.72万元,复合增长率为83%。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的全部过程的日益复杂,在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和生产后数据分析的各个阶段,EDA软件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EDA工具的多样性,小规模的EDA厂商很难覆盖所有类别。所以对于EDA企业来说,有“精而精”和“大而全”两种发展状态。

  目前,全球三大EDA公司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芯片设计的EDA解决方案,目前占据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国内EDA企业还很难提供全流程的产品,包括华大九天、广利微在内的部分企业在点工具上有一定优势。

  但自华为、中兴事件后,国内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EDA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支柱,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将于下周二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将提供约5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8亿元)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此外,还将向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工厂的公司可以提供25%的税收抵免政策,相关刺激政策总额将达到8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54亿元)。

  据外媒报道,美国政府计划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芯片设计软件,并对特定类型的EDA软件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涉及的工具包括设计EDA工具和制造EDA工具。

  对此,招商证券觉得,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台和中美关系强化了芯片板块的国内替代逻辑。相比之前涨幅较大的汽车、新能源等板块,半导体处于底部,所以近期反弹明显。

  就EDA板块而言,其收入来源于软件授权和IP收入,收入稳定,是半导体行业商业模式中最好的子赛道之一。此外,海外领先EDA公司的发展历史通过内生和外延的方式,从强单点工具扩展到全流程、平台型EDA公司,行业赢家通吃,领先效应明显。因此,首先上市的华大九天、广利威等国内EDA公司值得特别关注。

  在5G市场,华为与中兴通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两大通信巨头更是我国5G建设主力军,帮企业更快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同时,也会收获这一轮发展机遇。

  每一代的网络科技浪潮,都是一个先网络建设,辅以终端普及,而后推动内容与应用上量的过程。具备近十倍于4G的网速提升,结合5G手机、可穿戴设备、VR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丰富的终端,5G时代将会在未来5—10年带来包括VR/AR游戏、无人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样化应用的爆发。而5G通信网络的建设是新一代网络科技浪潮的开始,又作为我国“新基建”之首,意义重大,理所应当走在最前端。

  根据中国信通院估算,5G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对整体经济拉动将达到万亿级别。看得太远就对应着太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聚焦2021—2025年,即前两个阶段,靠政策和业务发展需要驱动运营商投资建设。从我国运营商历年的资本开支看,2015年左右4G建设高峰后开始回落,基本维持在3000亿左右近两年随着5G起势重新开启正增长。

  从全球角度看,运营商们在部署新增5G投资的同时,4G网络建设投资仍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平稳扩容。根据GSMA预测,2020—2025年期间全球运营商整体网络投资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

  假设:1)4G频率按2.4GHz5G频率按3.5GHZ测算;2)基站通过蜂窝形式覆盖的,近似以圆形来模拟;3)5G信号达到4G相同的覆盖。那么,传输损耗=20LogF+20LgD+32.4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D是传输距离,结论:1)4G基站覆盖距离是5G基站的1.5倍;2)4G基站覆盖面积是5G基站的2.1倍;3)若要达到与4G相同的覆盖,5G基站数量约是4G的2倍。

  除了以3.5GHz组网,也会使用2.6GHz,因此保守估计,5G基站数量至少是4G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基站的1.2-1.5倍国内4G基站共约544万个,全球约1088万个,我们按照最保守的1.2倍测算,则国内5G基站约为653万个,全球5G基站数量将超过1300万个。

  2020年工信部规划新建5G基站超过50万站,但是三大运营商在2020年9月便提前完成此目标,整个2020年新建了超过60万站。2021年工信部当部长公布要新建5G基站最低60万站,以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勘盖,合理推测今年实际建设可能为80万站左右。因此,在行业趋势、政策、运营商积极性叠加下,预计未来几年仍是我国建设5G基站设施的高峰期。

  通信行业能够理解为由运营商、设备商以及合作方组成。i运营商的资本开支直接来到设备商手里也就使华为、中兴、爱立信这类专门研发制造通讯设备,卖给运营商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企业首先受益。经过多年的竞争、并购,全球通信设施商目前已形成四大龙头,分别是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格局空前清晰。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龙头厂商份额还会扩张,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首先,通信设施行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为完成持续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需要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支撑。近五年,四家公司每年都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尤其华为,投入最多年年正增长,2020年华为年报研发支出更是达到1418.93亿人民币,最低的中兴20年也投入了148亿元,普通公司根本没办法承受。

  其次,网络升级演进的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一代新的通信网络都需要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主要厂商拥有的大量技术储备,在不断迭代的专利布局中构建强大壁垒。此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掌握的庞大供应商资源、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控制和服务能力都让小企业望尘莫及,新进入者更是难以迈进门槛。

  在前四设备商中,除了技术竞争,成本控制、运营服务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中国企业则具备较大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份额,问题大多在于两点。

  一是中国5G技术、建设进度、产业链完备程度、经济体规模等多方面全球领先,为国内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2019年联合电信咨询公司Analysys Mason发布的《Race-to5G-Report》报告中,重点分析频谱可用性、牌照和部署计划等方面,比较了全球各国市场的5G进度情况,将中国、韩国、美国、日本列为5G整体准备进度的第一梯队。

  中国、美国、欧洲的5G投资在通信网络投资中占比更是达到90%左右,遥遥领先其他区域市场的60%-70%。国内通信产业链在上游也正在实现由点及面的突破,中低端市场国产替代已部分实现但高端产品尚有差距。

  二是中国所处的时代,工程师红利为国内厂商缩减了大量成本,盈利能力更强。当前中国每年工学类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140万人,数量众多,工资需求低于欧美。从人均创收薪酬比来看,华为和中兴远高于爱立信和诺基亚,具备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从营收和净利润角度看,华为的净利润一骑绝尘,中兴除了2016、2018年受到制裁外,利润基本为正,中国厂商整体发展势头优于爱立信和诺基亚。

  从全球份额变化趋势看则越来越明显,根据Dell’Oro的测算,华为和中兴两家设备商份额占比向上,2020年合计已经占据全球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爱立信、诺基亚却呈向下走势,所以说,中国商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

  随着通信市场的发展,运营商营收压力增大,整体行业利润变薄,对于设备商的成本管控和端到端服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设备商也借着自身优势,顺互联网大势进行IT(信息技术)和CT(通信技术)的融合,涉足通信设施、消费者终端、芯片设计、云计算等多元领域,向ICT的端到端全产品线解决方案进行深化布局谋求多元化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仅有华为成功从CT企业成长为ICT科技巨警,营收与利润依然保持快速地增长,与中兴的十年发展停滞形成强烈对比。

  2021年上半年,华为实现出售的收益3204亿元,净利润313.9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9.4%和24.8%。除了企业业务有所增长外,其他两块主业务均出现下滑。其中,消费者业务跌幅最大,收入缩水1200亿,仅剩下1357亿元。运营商业务实现收入136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596亿元相比减少了227亿。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我们有信心,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仍将实现稳健增长。”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得益于几大运营商的全力扶持,华为拿下中国5G主设备市场58%份额(截至2021年8月1日),遥遥领先于中兴通讯(31%)、爱立信(6%)、大唐移动(3%)和诺基亚(2%)。

  根据“2021年最具价值10大电信基础设施品牌”显示,华为继续稳居第一,品牌价值达到553.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0亿元),比2-10名的总和还要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这份榜单中,还有3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兴(ZTE)排名第五,品牌价值38.46亿美元。其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去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014.5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减少17.3%。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38亿至43亿元,同比增长104.60%至131.52%。

  去年,中兴通讯5G基站全球发货量排名第二,光网络全球运营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目前已发展超过500个合作伙伴,联合 探索 近百个5G创新应用场景,在全世界内开展泰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比利时智慧港口、奥地利智慧农场等超过60个示范项目。

  亨通、中天 科技排在第九、十位,品牌价值分别为9.77亿美元、7.93亿美元。两家归属地同为江苏,一个在吴江市,一个在南通市,都是光通信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前者经过30年发展,已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印度等创建了11家产业基地和30多家营销技术服务企业,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光纤网络市场占有率超过15%。

  后者形成了信息通信、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装备、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多元产业格局,产品出口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天 科技 每年拿出收入的4%搞研发,现已具有17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产品与专利,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海缆企业、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亚洲供应商、第一家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海缆总包供应商。

  四家中国企业跻身前十,品牌总价值610.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50亿元),占榜单总价值约60%。思科(Cisco)、诺基亚(Nokia)、高通(Qualcomm)排在2-4位。爱立信(Ericsson)、康宁(Corning)、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排在6-8位。

  两家欧洲企业正在瓜分华为空出的市场占有率。诺基亚截至目前获得165项5G商用合同,其中已经有65个运营商5G网络商用,爱立信则斩获了143个5G商用合同。

  新能源锅炉改造目的(浅谈节能减排的意义与措施【浅谈中国工业炉节能减排措施】)

  比亚迪新能源换新电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多久换一次电池)

  无锡新能源司机招募(新能源货运司机的骗局为什么没人管)

  坎德拉新能源佛山项目(国电投坎德拉(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2022新能源前景分析(关于2022年经济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山物流公司新能源(中山金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海南新能源公司上市(国家电投集团海南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Copyright © 2012-2024财视传媒 让每一次传播都有价值,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li